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与教育的根本任务”理论研讨会内容摘登
发布时间: 2016-04-19 浏览次数: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日,由光明J报编辑部、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立德树人与教育的根本任务”理论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专家学者就立德树人的迫切性与可行性、立德树人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道德共识的达成与建设和谐社会、全球化进程中如何传承文化传统、探索立德树人的教育规律等问题展开研讨。

  中国第一位轮椅上的女博士、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侯晶晶教授参加第十五届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

   著名教育学家鲁洁先生在南京龙潭小学参加统编《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编写试讲与听课活动。

  (本版内容由本报记者郑晋鸣整理 照片由南京师范大学提供)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主题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 宋永忠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从儿童青少年抓起。当代教育越来越体现为一种大教育,即终身教育。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然关注人的全程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他将青少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比喻成“扣好人生的扣子”。他指出: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儿童青少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于人格健全、积极情感培养和良好品德形成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当前社会正处于一个激烈的转型时期,它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成长中的危机,亟须予以关注。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时代主题,必须回应时代挑战。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就我国青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而言,总体来说是好的,但也应看到,依然存在着不少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是我们时代的变迁所导致的。主要表现为,全球化时代的多样文化,容易导致青少年儿童的主流价值观迷失;信息化网络化,容易导致青少年儿童交流的减少和道德的冷漠;功利化教育容易导致青少年儿童关注成“才”有余,关注成“人”不足。

   面对时代变迁带来的挑战,立德树人给予了有力的回应。立德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突出了“德”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突出地位,科学地阐释了道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立德树人作为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协同创新。要实现立德树人的宏伟目标更加需要协同创新。其一,立德树人的时代性需要多维度的协同创新。立德树人是具有时代性的伟大事业。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整合文化、宣传、教育、法制、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多种力量,形成育人合力。其二,立德树人的全局性需要多领域的协同创新。立德树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领域的合作共育,实现多领域的协同创新。其三,立德树人的整体性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创新。立德树人不仅仅是道德教育,它需要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艺术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多学科的协同创新。其四,当前立德树人研究的分割化,迫切需要协同创新。立德树人的研究需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界别,甚至是跨国别的协同研究,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 李骥

   如何兼容并蓄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

   一、文化的传承要从青少年儿童抓起。青少年儿童如何理解、是否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到中国文化的延续,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价值多样、信息开放,会使思想不够成熟、人生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儿童产生思想困惑甚至是价值迷失。由此,如何使得青少年儿童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认同并传承中国文化;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起来,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二、立德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立德树人的提出,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在立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根植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又是青少年儿童道德成长的丰富营养。因此,立德树人是传承中国文化的根本任务。

   三、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必要途径。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学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需使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怀有敬畏之心;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态度和能力。同时,教育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世界文化,既要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又要坚定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育文化自觉意识。通过教育积极正面的引导,传统文化不但可以得到传承,而且可以使中小学生更为坚定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而言之,要通过采取相应的文化教育举措,使中小学生在全球文化的盛宴中,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劲脉动。同时,教育应注重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转化到现代中国人可践行的“德”上。这个“德”既是传统文化的资源,又符合现代的基本理念。

   破解青少年儿童成长的时代难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 朱小蔓

   当代中国青少年儿童成长遭遇的时代难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引发的价值冲突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严峻挑战;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带来的网络道德失范使青少年儿童品德心理和人格教育面临困境;社会结构转型和阶层分化诱发的焦虑心理导致在青少年儿童教育方面过于急功近利;社会变迁催生的高风险进一步恶化少儿健康成长的环境。

   破解当代中国青少年儿童成长的时代难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长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携手合作、协同共育。

   首先,在全社会传递“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价值取向。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尊重、理解、关心、服务和保护儿童,为每个孩子的健康、幸福实施快乐的启蒙教育。

   其次,传播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全社会成员都应深刻认识“教育是慢的艺术”,深入了解儿童的成长特点及科学规律,积极创新教育评价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为青少年儿童“减负”创造宽松环境,静待花开。

   最后,发挥社会各界的合力作用。一是政府积极作为。尽管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儿健康成长,但有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如,完善儿童保护法,强化大众媒介自律,加大财政投资、支持少儿文化建设,丰富免费少儿社区服务、满足少儿成长需求,以及健全民生保障、社会心理救助体系等方面还需取得更大成就,缓解民众的教育焦虑。二是加强行业自律。在文化产品开发、文化场馆建设、文化消费与服务中,应自觉地为少儿健康成长提供支持、保障。三是创新学校教育。强化“立德树人、以德为先”,重视生命教育,深化课程、教学及评价改革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促进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四是优化家庭教养。倡导家长转变观念,保证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运动和自由的思考,真正体验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总之,破解当代中国青少年儿童成长的时代难题,需要清醒认识少儿成长的时代症候,理性分析少儿成长的社会风险,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和“成人重于成才”的人才观,强化社会各界的责任担当,创新学校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代中国青少年儿童,将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世界主义精神的爱国主义者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道德共识的达成与和谐社会建设

   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 葛晨虹

   和谐社会是一种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模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民众达成道德共识,遵循共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

   没有道德共识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道德追求和道德行为底线的社会,也将是无序和混乱的社会。如果不能达成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共识,没有主流价值和道德共识做导向和支撑,整个民族的意志就会涣散,难以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更难以实现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为促进新形势下道德共识的达成,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基本路径:

   其一,强化价值引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形成道德共识的内在要求。

   其二,注重公民品格教育,凸显道德共识构建的主体条件。公民品格是道德共识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为切实实现品格教育的成效,需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形成学校与家庭、社区共同促成的品格教育模式,以形成道德共识进而转化为道德行动。

   其三,建立利益协调及法律机制,完善道德共识构建的制度保障。首先,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道德共识达成的前提,因此,需要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利益主体相对平等、利益获得渠道诚信公平、利益分配结果相对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其次,建设法律保障机制,促进社会道德底线的法律化。道德底线的法律化可以使道德根基在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下更加深入人心,使社会民众更加自觉地遵守基本道德的要求,从而促进达成社会的道德共识。

   其四,倡导理性和谐的社会互动,营造道德共识构建的社会心理。道德共识在一定意义上产生于特定道德文化背景下公众的良性互动。因此,政府应支持民众的理性表达和有效互动并从中寻找道德共识的生长点,正确引导现代媒介的宣传导向、发挥媒介舆论的引示作用,为民众的社会互动及社会行为提供积极的动力导向,营造出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从而促成道德共识的良性构建。

   简言之,道德共识的达成不仅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避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失范,更是增强社会认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道德共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立德树人与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王小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肌理的社会新风尚是国民教育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必须落脚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从青少年起树立正确的爱憎观、荣辱观。“立德树人”要使青少年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能够辨清哪些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值得称赞、值得发扬,哪些现象、哪些行为需要彻底唾弃、批判,从而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重树社会新风。同时,这种爱憎观、荣辱观也使得青少年能够时刻反省和检查自身行为是否适宜美好,成为一个具有羞耻观的人。上述立德树人的活动能够在社会中自然形成一条绝缘带,杜绝腐化的社会风气的无限蔓延,也形成了一道防洪堤,防止败坏人心的社会污流四处流溢,最终达到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从青少年起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习惯。人们是否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其判断标准就在于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而祛除这种行为的任意性、偶然性,其可靠的保证就在于通过教育使之成为人们自然而然的日常生活习惯。因此,“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并非空洞、抽象的教育口号,它必然现实化为日复一日的教化实践。这一实践除在言辞上导人为善外,其本质就在于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地将青少年培育成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的人,并使我们的青少年在其成人后成为社会良好风气的中流砥柱。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教育循序渐进、以文化人,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和谐健康。而人心的培育不同于产品的制造、科技的发明,它有自身的规律和法则。我国历来有着悠久和丰厚的教育文化遗产,其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藏了培育和谐心灵的丰厚资源。形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依靠依托优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以文化人,让青少年在浓郁的人文气息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立德树人的教育从根本上让我们得以传承和积淀我国优秀文化传统、良好社会风尚,是实现我们民族复兴之梦的必由之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